認識漢字部首

漢字的歸類,一向以兩大元素分類:

  • 一. 部首
  • 二. 部首以下,以筆劃數排列

雖然現代字典亦採用羅馬字注音作為檢索,但遇上不同方言、破音字、不懂讀音的情況,還是必須依靠部首和筆劃來檢索。因此,學習部首是學習漢字的重要基礎。

淺談漢字部首歷史

漢字的部首都是自古傳來,都和古人的生活和世界有密切的關係,反映出他們的習慣和重大活動。漢字部首可以大致分為七個類別:

  • 人體部位,包括人、頭(頁)、目、口、手、足
  • 器用,包括與祭祀 (示、凶、角、玉) 和打仗 (矛、弓、車) 相關的部首,還有衣、食、住、用的各類
  • 動物,包括飛禽、家畜、走獸、爬蟲、鱗甲類的動物
  • 植物,包括草木等
  • 自然界,包括了天象和地輿
  • 數字,包括了一到十
  • 天干、地支

以上各大類的部首,到了今時今日的現代生活,很多字早已不再為人們所應用,相對地那些部首也漸漸地不再在字典中出現了。漢字部首從「說文解字」開始時有540個,到了康熙字典就只納入214個。

現代漢語的漢字結構

在現代漢語中,大約80%的漢字是形聲字。簡體字的比例更多一些。

形聲字的形部是部首,在字義上比較具代表性。聲部是漢字讀音的標示,對字義並不產生太大的影響。例如:睛、晴、清、請... 都以「青」為聲部,但整個字的意思卻由形部的部首主宰。

部首大多數本身是一個字,而且是獨體字,即是不能上下左右分割的字。當部首是獨體字的時候,會保留原來的形體;當作為部首時,往往會簡化變形。

例如:「女」成為部首時,會寫得較窄、較側;「人」字成為部首時會變成「亻」;「火」字則有兩種形態:較窄的「火」和下方四點的「灬」。

 

基礎漢字500中的部首字

基礎漢字500課程從啟蒙級就開始有系統地引進獨體/部首字。其中

  • 啟蒙級有22個
  • 萌芽級有24個
  • 躍進級有14個
  • 信心級7個
  • 實力級3個

合共70個部首字。單是頭兩級就學了46個常用的部首字。有了這些基礎知識,日後就比較容易向孩子解釋漢字結構和字義了。

我們整理了基礎漢字500課程部首字的總匯資料,方便家長和教師作為參考,從而更有系統地協助孩子學習。歡迎下載。

   

下載部首參考 (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