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孩子選擇優質教材

大腦是一個人的最高主宰:無論是學習、工作、休息,以致一切的喜怒哀樂都由我們的大腦控制。

因此幼兒的教材應要能促進大腦的發展,為終身學習作好最基本、亦是最重要的準備。

讓我們從兩個最重要的元素入手: 記憶力和專注力 

優質教材加強記憶能力

孩子的記憶力直接影響到他的學習成效。要令大腦有良好的記憶力,有規律的作息、充足的睡眠、均衡的營養當然是前提。

而選擇優質的啟蒙教材,就像拜業於名師一樣,是成功的關鍵。

過去半個世紀以來,腦神經科學的研究出現了多項重大的發現和突破;行為學和心理學亦得到了科研學術界的重視。這些種種科研的成果已越過了實驗室的圍牆,被我們應用到編制優質幼兒教材之上,培育出一批一批的人才了。

優質的教材,必須能對孩子的大腦起到恰到好處的正面刺激,誘發出孩子自身的學習意欲。要是課程的設計能在教導知識的同時適當地鍛練大腦,那就更如虎添翼了。正如我們透過經常性的適當運動就能keep fit體魄一樣,幼兒的大腦也同樣需要適當的「運動」才能徹底發展,充分培養出高度的記憶力。

多項國際記憶力大賽的優勝者都已證明:記憶力不是靠天生的,而是能透過有系統的鍛練得到驚人的提升。

很多超級記憶力優勝者在短短幾個月的培訓後,不管在記認臉孔、清單、生字或其他資訊方面,都能有卓越的表現。

因此,當你為孩子選擇啟蒙教材時,先決的考慮因素應該是教材是否能有助大腦的發展,課程的編排是否能有效增強孩子的記憶力。否則,就會有可能變成拔苗助長,讓短暫的填鴨式「催谷」造成長遠學習的心理跘腳石。

甚麼樣的圖書教材能培養孩子的記憶力呢?

  • 首先,課本內容應該有相當的重複性,因為這是孩子天然的學習模式。
  • 其次,課文內容應該上下有關連,同時還要加入各種「提示」,例如以圖畫作為對文字內容(讀音、意思等) 的提示,讓孩子可以利用聯想勾起回憶,從而加強記憶。
  • 每次增加的新的學習內容應該少量,並且定量,而且應該有一定的模式,令孩子的大腦可以形成一種規律性。
  • 課程設計可以讓孩子手眼並用,讓肌肉記憶與大腦記憶結合運用

透過優質教材自然培養孩子的定力

不時會聽到一些言論,說「小孩子嘛,當然沒有甚麼專注力囉」、「專注力是要靠培養、鍛練的」。

真的嗎?

相信很多家長都親眼目睹過,三歲大的孩子坐着看電視,整整大半個小時動也不動;又或者6、7歲的孩子全神貫注地打遊戲機、看漫畫,完全無視身邊的一切,連叫他也聽不見。

看來,只要目標夠吸引,他又感興趣,那即使是年幼的孩子也能有驚人的專注力。

所以,同樣地,只要教材的設計夠吸引,那憑着孩子天生好奇、喜愛探索新事物這種與生俱來的推動力,他自然同樣地能夠發揮專注力。

有一點值得我們留意的是:不必硬要說孩子必須「學習」。「學習」兩個字聽起來好像很正面、很上進,但這麼嚴肅的字眼往往就會讓孩子失去樂趣;對孩子來說,任何學習都應該不外乎是一件他感興趣的事。只要他感興趣,他就會願意去專注。

不同性質的專注力

孩子看書的專注力和看電視的專注力性質不一樣:

  • 看書時的專注力是主動的,能激發大腦的alpha電波
  • 看電視時的專注力是被動的,不但對大腦沒有良性作用,反而會促成疲累

家長要注意啊。

甚麼樣的圖書教材能吸引孩子呢?

對於3-4歲的孩子來說:

  • 書中圖畫的比例應該比文字多
  • 畫面、線條要簡潔,色彩對比要鮮明
  • 要是有文字,字數不要多,字體要大
  • 題材應該是他能理解的
  • 內容應該和他的生活或興趣有一定的關連
  • 若能再加點幽默風趣,那就更吸引了

為孩子挑選優質圖書和教材應注意圖書是否能讓孩子自然地專注閱讀一段時間。最好讓孩子能自己獨立閱讀,慢慢鍛練大腦的主導功能,提升專注力。

長遠來說,孩子應培養出能摒除干擾、將精力集中於有需要的地方的這種「定力」。這一點可以從短短3-4分鐘開始:只要經常能靜心專注地看書,經年累月,就能輕鬆地養成控制定力的能力。這和我們透過長期練習靜坐來提升大腦主導功能的道理是一致的。

教養小秘訣

幫孩子養成專心看書的習慣,從1分鐘開始。以下推介兩個簡單的遊戲:

1. 用手機的timer來計時,和孩子比賽,誰能不出聲專心看書最久。每天抽幾分鐘練習,最好在固定的時段,很快就能有明顯的效果。

記得要讓孩子贏喔:當你察覺到他快憋不住的時候,由你先「放棄」。

2. 和孩子玩「肅靜」的遊戲:1分鐘,你和孩子都不說話,仔細聽聽四周有些甚麼聲音:窗外的交通聲、人聲、冷氣機/冰箱的聲音、各自的呼吸聲⋯?然後細聲地討論一下。

這兩個活動都可以幫助孩子提升專注力。

很多家長都已是我們 Facebook 群組【講媽 · 講爸園地】 的成員。歡迎你也加入我們,一起互相鼓勵和支持,共同為孩子的學習而努力。

加入【講媽 · 講爸園地】

期待與你在群組內會面~